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话题 > 正页

关注人工影响天气同生态环境关系

12369.org chnlive.com 时间:2018-09-30 09:33:07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都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碘化银等催化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吗?最近,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咨询评议委员会组织环境保护、相关高校、部队、气象等行业和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论证。

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用量少、分布范围广,单位体积所产生的银离子浓度远低于国际和国内水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累积不利影响。

“云有暖云和冷云之分,降水机制不同,需要的催化剂种类也不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研究员李集明介绍,“国际上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主要有碘化银类催化剂、致冷剂、吸湿性催化剂三大类。碘化银类催化剂和致冷剂用于冷云,暖云则靠吸湿性催化剂。”

专家组表示,致冷剂主要包括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和液氮。这类催化剂播撒入云后能使空气迅速降温,促使云中过冷水滴冻结成冰粒子,其本身则汽化成为二氧化碳或氮气,它们是自然空气的组成部分,且用量极少,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

吸湿性催化剂主要为氯化钠等吸湿性细小颗粒,目前业务中极少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由碘化银和辅助成分组成的碘化银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作业时,主要通过燃烧方法获得碘化银溶剂粒子,1克碘化银催化剂在-15℃环境下可形成1013次方到1014次方个冰晶核,所以播撒少量的碘化银催化剂就可以产生足够的人工冰核,达到作业要求。碘化银不溶于水,分解形成的银离子在自然环境中不稳定,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专家组表示,国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碘化银催化剂对环境的影响。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对碘化银催化降水后银离子浓度的长期检测结果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产生的银离子浓度低,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饮用水中银离子浓度不得超过50微克/升)。

我国也一直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多次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碘化银催化剂对生态环境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每年夏季在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区域进行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并对水库水体进行银离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库银离子平均浓度为0.64微克/升,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50微克/升的国家标准。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局部的,使用催化剂是微量的,作业时间和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都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李集明说。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注意:请各位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本网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请各已注册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和修改所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本栏热门
  • 生态环保法务网(www.12369.org) © 2023 版权所有
  • 主办:生态环保法务网(12369.org 12369.hk chnlive.com)
    战略:《环境与生活》杂志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意库创意园22栋
    在线微信免费咨询服务:c1473488432业务热线:13798059506 微信:c1473488432
    注意: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媒体等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生态环保法务网拥有广州市专业生态环境专业律师、中科院环保专业团队,可以解决企事业单位在生态环境上各类型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各种疑难杂症问题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4074321号
  • 2006-2013 ©大环网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