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壤 > 正页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初审 规定每十年组织一次土壤环境状况普查

12369.org chnlive.com 时间:2017-06-26 10:00:43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摘要:“草案”在明确立法目的的同时,也规定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土壤污染防治的义务和责任。...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李楠楠)防治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与大气水污染问题同样受到全社会关注,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大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已经纳入国家环境治理体系。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审议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的议案。“草案”在明确立法目的的同时,也规定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土壤污染防治的义务和责任。

  政府、企业和公众负有不同责任 

  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负有不同的责任。为了使其各负其责,“草案”规定了土壤污染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政府责任、目标责任与考核;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一般性权利、义务,确立了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和政府顺序承担防治责任的制度框架。

  每十年组织一次土壤环境状况普查 

  “草案”明确要求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规定每十年组织一次土壤环境状况普查。为了弥补普查时间跨度较大的不足,还规定了国家实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制度。为了在源头上防止对污染土壤的不当利用,“草案”规定在制定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土壤污染防治要求,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同时,“草案”规定将国家和地方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有的地方还需制定专项规划。

  对未污染的耕地、林地等要优先保护 

  几乎所有的污染物质都会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土壤。理论上说土壤污染预防应当涉及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诸多污染源的控制。但鉴于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中已有明确、具体规定,“草案”对此主要做衔接性和补充性规定。此外,“草案”还规定了对未污染的耕地、林地、原地、牧草地和饮用水源地土壤要优先保护;保护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壤等。

  对建设用地土壤建立修复名录制度 

  “草案”根据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分设专章规定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设置了不同的制度和措施。对农用地土壤建立了分类管理制度,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建设用地土壤建立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规定了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规定了修复工程和实施程序和修复中的污染防治要求。

  鼓励企业以市场运作方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草案”专设了“土壤污染防治经济措施”一章,规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解决土壤污染资金问题。一是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经济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以市场运作方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二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三是国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制度,设立中央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此外,“草案”还规定了监督检查、公众参与的内容,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注意:请各位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本网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请各已注册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和修改所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本栏热门
  • 生态环保法务网(www.12369.org) © 2023 版权所有
  • 主办:生态环保法务网(12369.org 12369.hk chnlive.com)
    战略:《环境与生活》杂志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意库创意园22栋
    在线微信免费咨询服务:c1473488432业务热线:13798059506 微信:c1473488432
    注意: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媒体等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生态环保法务网拥有广州市专业生态环境专业律师、中科院环保专业团队,可以解决企事业单位在生态环境上各类型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各种疑难杂症问题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4074321号
  • 2006-2013 ©大环网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