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督查 > 正页

环保部揭污染企业造假:环境监测仪放矿泉水瓶里

12369.org chnlive.com 时间:2016-10-19 13:08:29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环境违法案件的相关信息显示,今年1~8月,全国各级环境执法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环保部今天还披露了多起企业造假的细节。...


一家企业竟然把环境自动监测仪的探头放在矿泉水瓶子里,得出了一张“漂亮”的污染物处理记录表。治理造假的秘密被揭开后,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因涉嫌伪造监测数据被移送公安机关。

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环境违法案件的相关信息显示,今年1~8月,全国各级环境执法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环保部今天还披露了多起企业造假的细节。

4月,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的工作人员在对福建馥华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这家企业排污口的监测数据总是会出现突然变化再平静的状态,执法人员怀疑这家企业的污染治理存在猫儿腻,现场仪器被动了手脚的可能性较大。

执法人员几天后对这家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企业总排污排口的自动监测设备的采样管路已被人为断开,本该连接在污水处理池中的监测探头,却被放入了一瓶装着清水的矿泉水瓶中。也就是说,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的水样不再是处理池中的污水,而是矿泉水瓶里的清水。该企业偷梁换柱轻松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达标。

环境执法人员介绍说,这家企业除变更为矿泉水瓶中进样外,还人为对采样管路进行封口,可以推断其并非是短期行为,具有长期实施的主观动机,不是仅“不正常运行监控设施”,而是“弄虚作假”。

5月5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会同长乐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对长乐市富平印染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污染源监控系统采样管路已多处堵塞,COD监测仪器无法取到水样,而是反复从测量储样瓶中取水样。

企业的监测记录显示,该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变化很小,执法人员认为,数据有异常,便对储样瓶水样进行调查。

执法人员在该企业总排口同时采集了两瓶水样,分别用企业的现场在线仪器和实验室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监测结果相差较大,推断该企业涉嫌伪造监测数据。

进一步调查发现,该企业放任自动监测仪无法取水样是有目的的。监测仪无法自动从排污口取水样,就得靠人工排污口提取水样放入储样瓶后再进行检测,这一过程就留下了造假的空间——企业不再往储样瓶中加出水口取得的水样,而是往储样瓶中添加浓度较低的污水,这样既轻松实现达标,也很难让人察觉其造假行为。

长乐市环保局认定,该企业的行为属于对污染源监控设施采取人工干扰的方式,达到伪造监测数据的目的,相关人员涉嫌伪造监测数据,已被移送公安机关。

有的违法企业是通过篡改数据来实现排放达标的要求,而有的企业则是通过暗管偷排实现污染的“暗度陈仓”。

4月8日晚,浙江省嵊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在对浙江联兴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排放口污水管管口接了一根白色水管,未经处理的废水通过该白色水管,绕过了自动监测设备,直接排到了周围的窨井里,而向外界排放的污水严重超标。嵊州市公安局依法对该公司法人代表金天方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于5月24日作出行政拘留5天的决定。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说,今年1~8月,全国共查处各类案件9932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448件,罚款数额达48836.54万元;查封、扣押案件4456件;限产、停产案件1884件;移送行政拘留1972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172起。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区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据介绍,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都成为环境执法的新手段。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注意:请各位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本网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请各已注册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和修改所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本栏热门
  • 生态环保法务网(www.12369.org) © 2023 版权所有
  • 主办:生态环保法务网(12369.org 12369.hk chnlive.com)
    战略:《环境与生活》杂志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意库创意园22栋
    在线微信免费咨询服务:c1473488432业务热线:13798059506 微信:c1473488432
    注意: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媒体等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生态环保法务网拥有广州市专业生态环境专业律师、中科院环保专业团队,可以解决企事业单位在生态环境上各类型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各种疑难杂症问题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4074321号
  • 2006-2013 ©大环网 维护